移動式鋰電池儲能集裝箱系統,為邊遠山區提供能源儲存。集裝箱儲能系統可在發電端、電網端和用戶端發揮重要作用;可實現削峰填谷,促進能源高效利用;可實現調峰調頻,優化電能質量,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。全球鋰電儲能市場受電網穩定需求、儲能系統綜合成本下降、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動力電池企業轉型入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,正式開啟鋰電儲能“G”時代。
移動式鋰電池儲能集裝箱系統——邊遠山區的動力保障
移動儲能系統具有環境適應性強,安裝方便,擴展性好等特點。能源存儲產品涉及三個主要領域:大型風光能源存儲、通信基站備用電源以及家用能源存儲系統,同時,能源存儲業務還涉及鋰電池梯次利用技術,有效解決了電動車退役電池問題,完善了鋰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利用。
而在我國比較偏遠的山區,輸電線路架設成本較高,且即使架設了輸電線路,運行費用也較高,有時電網可靠性還不高,還難免會發生短時停電問題。在容器內安裝了1.2 MWh可移動微電網儲能系統,采用了新型材料和新技術,具有高安全性的鋰電池單體。
集裝箱式微網發電系統是由多種微源、儲能裝置、負荷、保護和監控裝置等組成的小型電網,可實現自控、保護和管理,具有靈活的運行方式和調度管理性能,既可并入大電網,又可單獨運行。也可以通過4 G無線網絡對系統的充放電狀況、使用環境、健康狀況等進行在線實時監測,并能通過視頻監控了解系統的運行狀況,便于對系統的整體狀況進行監控和控制。
移動式鋰電儲能集裝箱的特點及優勢
1.電池儲能能力強,鋰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高;
2.容器內環境智能控制一體化,確保儲能系統工作穩定;
3.保溫集裝箱設計,采用多重保溫設計,完全杜絕由熱橋引起的熱量損失;
4.采取全方面、多層次的鋰電池保護策略及故障隔離措施,確保鋰電池能量儲存系統安全穩定;
5.能量儲存系統就地監控單元,采用單屏操作方式,可控制系統內所有設備的運行,并具有遠程通訊和遠程啟動接口。
當前可移動鋰電池儲能系統由于其較突出的靈活性和便捷性,在電力系統輸發配送等方面得到了普遍的應用。集裝箱儲能系統與傳統固定式儲能系統相比,采用了國際標準的集裝箱尺寸,具有可移動性,不受地域限制;此外,集裝箱儲能系統可以工廠化生產,可以在車間直接裝配調試,極大地節省了工程建設和運營成本,實現了事故隔離。
為確保系統安全,在集裝箱內配置了專門的消防和空調系統,該系統通過煙感、溫感、濕度傳感器、應急燈等安全裝置來感知火災,并自動滅火;專門的空調系統根據外部環境溫度,通過熱管理策略來控制空調冷熱系統,確保集裝箱內溫度在合適的范圍內,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。
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,我國的蓄電池儲能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成本大幅度降低。而且,新型鋰電池已滿足商業運行對耐高溫、防爆等安全需求,這也為大規模電池儲能電站的啟動,提供了技術支持。
如今,儲能集裝箱在公路、鐵路、隧道等大型基建項目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。由于工程建設的特殊性,電力供應的效率和便捷性成為工程建設的重點。相對于傳統的固定式儲能電站,儲能集裝箱可以進行海上、陸上運輸,具有移動性強、不受地域限制等特點。伴隨著未來鋰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,儲能集裝箱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,其前景值得期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