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一種,根據正負極所用材料不同,通常分為兩大類:
鋰金屬電池,即利用錳氧化物作為正極材料,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作為負極材料的電池;鋰離子電池,則利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作為正極材料,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電池。
鋰金屬電池性能不夠穩定且不能充電,因此不屬于二次電池。對新能源汽車來說,我們通常所說的鋰電池,指的是鋰離子電池。
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(含鋰化合物)、負極(碳素材料)、電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組成:
在電池充電時,正極上的鋰原子被電離為鋰離子和電子(脫嵌),鋰離子通過電解液向負極移動而得到電子,還原后的鋰原子被嵌入碳層的微孔(插入);
當電池放電時,嵌入負極碳層的鋰原子,失去電子(脫插)變成鋰離子,穿過電解液,又移動回正極(嵌入);
鋰電池組的充放電過程,即鋰離子在正、負極之間不斷地嵌入和脫嵌,同時伴隨著等量電子的嵌入和脫嵌。隨著鋰離子含量的增加,充放電容量也增加。
鋰離子電池的分類:
根據正極材料的不同,鋰離子電池主要分為:磷酸鐵鋰,鎳酸鋰,錳酸鋰,鈷酸鋰,鎳鈷錳酸三元鋰,鎳鈷鋁酸三元鋰,負極材料主要采用石墨碳材料。
以鈷酸鋰為例,作為鋰電池的先驅,但是由于其循環壽命短,安全性差,它不適合作為動力電池使用。
錳酸鋰電池,價格低廉,能量密度中等,安全性也一般,綜合性能較好。也因為如此,所謂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,也正因為如此,它逐漸被新技術所取代。
磷酸鐵鋰,它的穩定性好,壽命長,而且有成本優勢,尤其適合需要頻繁充放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,但是它的缺點是能量密度一般。
三元鋰電池作為一顆初升的新星,其能量密度很高,但安全性相對較差。對續航里程有要求的純電動汽車,其發展前景更為廣闊,是目前動力電池發展的主流方向。